深耕自主可控產線 AI賦能生產管理 領勝城科技引領全市智造新范式
- 發布日期:2025-06-19
- 來源:東臺日報
1500人干6000人的活——這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而是領勝城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東臺基地模切業務板塊正在發生的真實變革。
在智能化浪潮中,該企業用自主研發的AI算法、工業機器人及全鏈條智能制造系統,創造了制造業的效率奇跡:在保持19億元年產值不變的情況下,將模切產線的用工需求從6000人壓縮至1500人,降幅達75%。
“三年前,這里還需要密密麻麻的工人操作模切機,現在,你看到的全是自動化設備。”運營總監賈正紅站在明亮整潔的車間里,指向高速運轉的生產線。只見機械臂靈活地抓取、組裝、檢測,AGV無人搬運車沿著磁條軌道有序穿梭——這個為蘋果筆記本提供核心部件的生產基地,用不到三年時間完成了從勞動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的華麗轉身。
這種顛覆性變革的背后,是領勝城打造的“三個月迭代一次”的柔性制造體系:產線可根據訂單變化和產品需求進行重組調整,通過持續的工藝升級提升效率。這種靈活的制造模式,使得企業能夠快速響應國際客戶的需求變化。
更驚人的是,這條智能制造產業鏈從原材料到成品裝箱完全自主掌控。“從原材料處理到成品包裝,所有環節都是自主研發,實現單件連續流動生產。”賈正紅說,與其他企業不同,領勝城不僅生產終端產品,還自主開發了生產這些產品的智能裝備。車間里正在運轉的涂布機、模切機、檢測設備甚至包裝機械,全部嵌入了企業自主研發的核心算法。“我們基于AI大模型不斷優化設備參數,這是效率提升的關鍵。”賈正紅補充道。
在中央控制室,巨大的電子看板實時顯示著每條產線的運行狀態:綠色代表正常生產,灰色表示停線檢修,紅色則表示故障報警。“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智能管理系統,不僅能監控每臺設備的狀態,還能精確計算生產周期。”賈正紅演示時,系統正好彈出一條預警信息,工程師立即通過平板電腦調出故障設備的實時數據。這種數字化的管理方式,使得銷售人員在接單時就能向客戶承諾精準的交貨時間。
產品展示區陳列著領勝城的“技術王牌”:納米導電柔性材料通過特殊工藝實現導電性能,完美替代傳統金屬屏蔽產品;LED屏專用緩沖材料采用獨創的合成工藝,將原本需要分步組裝的多個部件整合為一體化結構。“工藝、設備、模具、材料,全部是我們自主開發的。”賈正紅拿起一片樣品強調,“如果連我們都做不出來的產品,市場上肯定找不到替代方案。”
在談及未來發展時,賈正紅透露了更具雄心的規劃:人形機器人將逐步應用于產品檢測、設備巡檢等環節;智能實驗室和智能倉儲系統正在加緊建設;針對關稅波動的影響,企業通過設備技改和工藝創新保持了15%的業績增長。“我們不再重復購置基礎設備,而是通過技術改造將舊設備升級為新設備。”賈正紅指著正在進行改造的一臺老設備說。
作為蘋果筆記本重要的研發制造基地,領勝城已將新項目研發都放在了東臺。暮色漸臨,車間的燈光依然明亮,自動化設備持續運轉的嗡鳴聲與電腦屏幕閃爍的數據流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智能制造的生動圖景。賈正紅站在車間門口總結道:“從6000人到1500人,改變的不僅是數字,更是中國制造向智能化躍遷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