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米糕香里的匠心傳承
- 發布日期:2025-06-20
- 來源:東臺日報
在龍晶花園南大門,有一家小小的米糕坊,店主朱小江和韓健夫婦始終堅持用最傳統的工藝制作零添加的手工米糕。他們用匠心守護著傳承百年的老味道,讓記憶中的米香在這座城市里靜靜流淌。
凌晨三點,當城市還在沉睡時,米糕坊已亮起溫暖的燈光。朱小江和韓健夫婦正在操作間里忙碌著,他們要趕在清晨前完成第一批米糕的制作。
精選的東北大米經過浸泡,米粒吸足水分,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反復淘洗、充分控干、精細研磨、均勻過篩、加糖拌勻……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傳統工藝的智慧。接著,韓健把拌好的米粉填入模具,鋪上紅豆沙、芝麻花生等餡料,動作嫻熟地刮平、脫模。蒸箱里水汽氤氳,十五分鐘后,一籠籠熱氣騰騰的米糕新鮮出爐。軟糯適口的米糕散發著最純粹的米香,這是夫婦倆用心守護的傳統味道。
這份手藝源于朱小江的童年記憶。她的姑姑在浙江做了20多年的米糕,從小耳濡目染的她,對這門傳統技藝有著深厚的情感。“小時候經常吃姑姑做的米糕,那是童年的味道。”2022年,為學習更精湛的技藝,朱小江和韓健專程前往浙江,跟隨姑姑深入學習了一年。2023年底,他們決定回到韓健的家鄉東臺創業,將這門健康、無添加的傳統手藝帶回來。“東臺做傳統米糕的很少,我們想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朱小江說。
創業之路并不平坦。為了確保品質,他們堅持現做現賣,絕不售賣隔夜糕點。米糕的口味既有傳統的芝麻花生、紅豆沙,也創新推出了血糯米酸奶、咸蛋黃肉松和芋泥等新式口味。但最大的挑戰在于銷售。開業初期,沒有客源,朱小江只能挨家挨戶發傳單,甚至爬樓上門推銷。在高考季來臨前,他們精心設計了“狀元糕”“定勝糕”禮盒,上面印著“前程似錦”“逢考必過”等吉祥話,寓意美好。為了打開市場,朱小江常常凌晨三點起床做糕,晚上十點還在街頭派發傳單。“沒有資源和人脈,只能靠自己一步步來。”她的堅持終于換來回報,去年高考季賣出100多份禮盒,今年增至300多份,甚至有顧客專程從海安、大豐趕來購買。
如今,夫妻倆分工明確:韓健負責產品制作和質量把控,朱小江則負責銷售和客戶維護。他們的米糕不僅受到個人喜愛,還成功打入了本地酒店市場。“雖然吃過閉門羹,但我相信好產品自己會說話。”朱小江說。
蒸箱又一次發出提示音,新一籠米糕即將出爐。門外,預訂的顧客陸續到來,手機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在這個小小的米糕坊里,傳統手藝與現代經營完美融合。朱小江和韓健用樸實的堅持證明:守住匠心,傳統美食終將在新時代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