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暴力輸出” 中醫開具科學養生建議
- 發布日期:2025-06-30
- 來源:東臺日報
眼下東臺正經歷梅雨季“暴力輸出”,持續降雨疊加高溫高濕低氣壓,人體易受濕熱侵擾。市中醫院治未病科專家結合氣候特點,從環境、飲食、情緒三方面給出科學養生建議。
梅雨季室內濕度大,霉菌易滋生,需注意通風與清潔。中醫院針灸推拿科副主任、治未病科負責人陳亦琳提醒,使用空調降溫時,每日應至少開窗通風30分鐘,尤其要重點清理廚房、衛生間等潮濕區域,避免霉菌通過空氣或接觸影響呼吸道及皮膚健康。
由于濕熱環境易加速食物變質,需嚴格遵循新鮮、潔凈、清淡原則,補氣的大棗可搭配小米煮粥,增強脾胃運化能力。薏米與綠豆煮水喝,能健脾祛濕、清熱解暑。黃瓜、冬瓜、西瓜等瓜類果蔬富含水分與膳食纖維,可促進體內濕氣代謝。辛辣油膩食物會加重體內濕熱,建議少食用油炸、燒烤類食物。
梅雨季帶來的濕氣困脾易導致心煩易怒、失眠多夢,需通過規律作息調節,建議每天保證七至八小時睡眠,避免熬夜耗傷氣血。可嘗試深呼吸或聽輕音樂等方式疏肝解郁,保持心情舒暢。若出現持續乏力、食欲減退等不適,需及時就醫調理,避免濕邪久滯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