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區域】東臺市位于江蘇省沿海中部,鹽城市南段,北緯32°33'-32°57',東經120°07'~120°53',東與黃海相連,南與南通市海安市接壤,西與泰州市興化市毗鄰,北與鹽城市大豐區交界。全市總面積3557.66平方千米,為江蘇省面積最大的縣(市)。
【地質地貌】東臺市境內地勢平坦,地面高程1.4~5.1米,大部分地區在2.6~4.6米之間,范公堤(老204國道)貫穿南北,將全市分成堤東、堤西兩大自然板塊。堤西屬蘇北里下河碟形洼地東部碟緣平原,東北高平,西南低洼,為著名的時溱洼地;堤東地區為黃河奪淮后泥沙淤積形成的濱海平原。
詳細>>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析泰州東北九場(即原淮南中十場,當時小海場已并入丁溪場)四鄉(溱潼、時堰、南薌、西北)置東臺縣,屬揚州府。1912年,廢府廳州制,實行省縣二級制,直隸江蘇省。1914年,江蘇省分為金陵、蘇常、滬海、淮揚、徐海五道,隸淮揚道。1927年,廢道復行省縣二級制,再度直隸江蘇省。1933年,改隸江蘇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后改稱泰州行政督察區),次年改隸鹽城行政督察區。1940年,東臺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歷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區、蘇北臨時行政區、蘇中行政區(二、四分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蘇北泰州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1月改屬蘇北鹽城行...
詳細>>
東臺市為縣級市建制,市域內設溱東、時堰、五烈、梁垛、安豐、南沈灶、富安、唐洋、新街、許河、三倉、頭灶、弶港、東臺鎮14個鎮,297個村民委員會(比上年減少11個),43個居民委員會。境內駐有江蘇省屬弶港農場、新曹農場。
詳細>>